朱晓钟 | 无为剔墨纱灯-300年传承
2022-06-30
长三角照明网
1373
一盏灯,照亮300年的时光,至今任散发着迷人的魅力。
7月21日,记者驱车前往安徽无为,采访剔墨纱灯传承人朱晓钟,无为剔墨纱灯,又名宫灯,至今具有300余年历史。清末民初流传的《安徽八宝歌》,“纱灯笼皓魂,宣纸载烟云。徽墨文房宝,潜簟凝寒冰。摺扇青阳好,巢鱼席上珍。怀榴镶醉玉,祁茶天下闻。”第一宝说的便是无为纱灯,所以安徽省志列为皖地八大特产之一。
无为,县名取“思天下安于无事,无为而治”之意,宋代曾与临安、扬州、寿春并称“全国四大名城”。无为自古以来便有放灯、赏灯习俗,北宋书画家米芾在无为任知军,每逢新春佳节,在灯笼壁面绘上山水、人物、花鸟等图画,营造吉祥如意的喜庆气氛,与民同乐。久而久之,老百姓把悬挂彩绘灯笼,当作喜迎吉祥来看待。清康熙年间,无为县艺人蔡静首创剔墨纱灯。清乾隆年间,郡中知名画师蔡竹田、许石隐、卞自环等结社研习画艺,最终摒弃了色纸和玻璃,选用在丝质绢纱上作画,改进了“剔墨”技法,剔墨工艺成熟于嘉庆年代,鼎盛时制灯作坊有30多家,年产万余对。
纱灯一般呈四方形或六方形,以紫檀、红木、槠树或红椿木等坚硬木材为架,灯架外缘上雕立体龙头凤身,中配卷草形花牙,下刻象鼻或虎角。灯面蒙纱,纱灯彩绘的内容多选取人物、花鸟、飞禽、走兽、神话传奇或青山绿水、田园风光, 上乘者还绘以水浒、三国、红楼梦、西厢记等耳熟能详的故事,所绘层次分明、形神兼备,点明灯烛后通体透亮,礼觉效果极佳。所谓剔墨,即在绢纱画框上,精心用笔勾勒出拟画的轮廓,把轮廓以外部分用墨涂抹,干后剔出纱眼,将作画处均匀涂上透明鱼胶,干后再在胶面上描画、着色、晕染、勾线,以工笔绘制。纱为丝织品,轻薄透明。灯中燃烛,闪映画面,人影婆娑,栩栩如生。纱灯将木工、雕工、漆工和绘画艺术融为一体,经过加工、成型、油漆、绘画等项工艺制作而成,别开生面。
1894年,光绪皇帝为慈禧太后操办60寿诞时,曾下诏特派统领官员来无为县征选纱灯,此后,无为纱灯便又称“宫灯”。解放后,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民间工艺,寻访民间工匠组织纱灯生产。自1953年起,无为纱灯便连年选送参加安徽省历届工农业产品展览会,享誉江南塞北。在国庆10周年期间,无为纱灯还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工艺品展览会,并作为安徽省的名优特产,高高悬挂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,展示出一方的风采。
在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破“四旧”席卷全国,很多优秀的历史文
化遗产传承陷入困境,无为纱灯也不例外。加上纱灯全系手工制作,工艺繁琐,一对纱灯一个人至少需要20天到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,因而价格昂贵,导致无为纱灯制作渐趋衰败,会制作的工匠越来越少。目前,无为剔墨纱灯传承人朱晓钟今年52岁,1984年曾在县文化局组建的纱灯厂学习制作过剔墨纱灯,后来由于工厂停产而中止。
2004年,中央电视台准备拍摄无为的剔墨纱灯,有关人员将无为寻了个遍,也未能找到一对完整的剔墨纱灯。为了延续即将消逝的传统工艺,朱晓钟一边回忆一边制作。经过近3个月的努力,他独自制作的一对剔墨纱灯终于完成。之后,他便一发不可收,而且越做越好,越做越美。2006年,无为纱灯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目前,该县正在对纱灯进行抢救性挖掘,并积极将该工艺项目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无为剔墨纱灯在2012年参加首届中国(黄山)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中,荣获“金奖”。
笔者在和朱师傅沟通中,朱师傅对于目前剔墨花灯目前的处境也表示担忧,主要是学习纱灯制作的人太少,导致目前制作剔墨纱灯的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,朱师傅也希望通过我们报纸的介绍,大家多关注无为剔墨纱灯。同时朱师傅也表示,无为县相关文物部门也在加大剔墨纱灯的宣传和保护工作,目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。